小学“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由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班主任都必须面对的话题。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1、社会原因: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源于农村小学,知识基础较差。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为了升学,因此就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不断的排序、分类,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以前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老师的管理方法还是办学意识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孩子不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转来的部分学生跟原学校时对其采取的教育措施不当,导致其自暴自弃。4、教师原因:老师之间缺乏很好的交流。5、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决定开展关于小学“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二、研究背景。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现象仍十分严重。要做到两个“全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一项十分艰苦的长期的任务,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鉴于上述原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
三、研究目的。
(1)小学教育应是基础性十分显着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根本精神,而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正是落实贯彻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
(2)通过实验,有效的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提高班主任转差的基本技能。
(3)从社会、学校、家庭全面较差的角度,强化、优化转差过程,探索转差的有效途径和有效对策。
四、研究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全体性,它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确实产生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以班主任关心关注全体学生为指导思想,研究,转化小学中出现的后进生,从多元角度剖析后进生,寻找转化策略促使每个学生把优点亮出来,把缺点收起来,要完成本次研究目标,首先要研究一下具体问题。
1.研究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形成的个体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学校原因;后进生形成的教育原因,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原因。具体措施是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后进生受教育和受学习的情况,班主任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了解及时反馈。
2.研究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培养后劲生的自信心;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班主任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进行文献研究
查阅学习现有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文章。
2、观察法
对三年级班级里的后进生进行多方面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
3、个案研究法
主要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方法。
4、调查研究法
调查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和类型,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对后进生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对后进生进行分类。
5、行动研究法
我将在教育后进生的行动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和研究,写作教学案例、论文,并及时总结、归纳教育后进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对课题进行全程总体分析与策划,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意见等途径探求课题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成员
3、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就后进生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
1、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目标、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
2、做好课题研究准备,确定研究对象,做好学生的前期测试及个案访谈,了解后进生学习现状,搜集、统计数据。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①根据前期测试结果的启示,针对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②跟踪调查。
③做好后期测试,比较分析。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
对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进行校内验收。最后聘请专家结题验收。课题结题时由“后进学生档案”显示实验成果,以论文报告形式,请专家评审。
八、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转变班主任的育人观,转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初步消除班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九、成果表达形式
1、撰写论文
2、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