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后进生转化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期,生理的巨大变化,导致身高、体重的显著增加,出现了心理断乳期。
而所处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及学校环境给年少又“长大”的青春期初中生不同的教育与熏陶,形成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看着学生普遍敞着怀,男生走路晃晃悠悠,甚至有的男生还穿着拖鞋上学,还打仗;听着班级男生比女生多,感觉清一色,都愿说脏话的情况;看着学生普遍吃东西随地扔的垃圾;听着邻班的申诉,说我班学生扫完地竟把垃圾倒在邻班后门口;望着课堂里学生普遍毫无顾忌随意说闲话,与老师会讲“理”,很多人照着书抄诗字还写错,收作业很多人不做而收不全……,从军训到上课,几十人的班级还没能发现一位上进、热情的有影响力的人物。虽然唇枪舌剑的唾液战,软硬兼施的心理战有着一定的暂时效果,可学生中 “非正式群体”的小团体意识及影响力,学习后进生、行为问题生以及兼而有之的后进生占着很大比例的生源组建的班集体,呈现出自我意识很强,意志薄弱、习惯懒散、萎靡不振、随口脏话、好说好动、集体观念弱等一系列的问题,对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问题的聚焦与定位
心理学以及行为科学指出:行为是指个体的感觉器官,接受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刺激使运动器官方面所形成的反应。至于这种个体或有机体接受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可能为了调整体内生理状态,也有可能为了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采取一定的活动,这便构成了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往往受团体常模的影响。文化学上把行为解释为文化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常模控制,支配人行为的文化常模,又往往是参照群体的。那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的心理、生理更进一步强化了——从众心理。学生对于自身群体的归属意识,迫使其认同自身群体的文化。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行为问题有严重缺陷,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经过观察、调查、谈话,我发现后进生有一些共同点:在小学学业差,经常受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的耻笑;家长要么疏于管理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溺爱。对后进生比例比较大的班级,我想,确立班级文化价值导向、把握班级文化常模、建立班级文化心理,以潜在或隐性的方式影响使后进生遵从班级文化常模进而形成、逐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方式,获得“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因而,创造有利于班级每一位成员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是班级生存之必须,是满足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每一方面” 这一素质教育要求的。
心理学理论提出,人固然有各种需要,有生物性的需要,也有社会性的需要,但是人的最高需要是实现自己潜能的发挥。给予后进生满足他们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我确信:人之初,性本善。定能唤起人性中的善、真、诚之本性,帮助后进生提高思想认识,端正上学的目的,明确学习的真正含义,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引导、帮助后进生正确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挖掘自己、发现自己、把握自己,提升自己使每一位后进生身上所潜藏的积极力量都实现出来!他们会欣喜看到自己人性中心底的美好、希望、感动、上进,享受阳光、体验温暖、感受友谊,使后进生对生活有热情,想做事、作成事、作好事。
(三)问题的严重性调查
“刘老师,你班***在昨天打了邻班的***了”德育处的老师几步小跑,走到我跟前说着,望着我惊愕的面孔,又说:听说你班***的什么哥哥在上一届,借这可能胆大了!。我心想,刚升入初中才两天就有动作,真了得!可那是谁呢?回班找机会一点名,竟然是个子矮小,言语迟钝,行动敏捷的小男孩,他周围总有几位铁哥们形影不离,这是全校新生入校以来打仗首例。经查实,“铁哥们”中,我班的有3名,外班的有2名,他们都是来自同一所小学并在小学都是学困生和行为问题生。同事们说,课堂上学生基本上都坐不住板凳里倒歪斜左右摇摆、只要稍有动静就都拉开了话匣子满面春风地唧唧喳喳,特别是有一拨男生和女生手转动着笔,像耍魔术似的这边“啪嚓”一声,那边“咔”一声此起彼伏。课间观察,多个小团体几人一伙冲出教室上学校小卖店买吃的,从小卖店一路会吃到教室,弄的油嘴马哈;有时高年级的学生或别的班级学生在我班门口找人。看吧,学生书桌堂里废纸、书籍、本子、纸屑、小食品袋等乱七八糟,椅子下更是随着拉动书包及书堂抽书而带出的垃圾。几十人的班级,只有几个人会听一会儿课,偶而座姿会好一点。近几天观察、访谈后,近三分之二的人无学习兴趣,上课溜号找玩的可能性,有8人是课堂“乐子”的源泉。通过全班学生书面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及“你是班级的主人,你的班级该啥样?”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其实他们都知道自己应该维护班级利益,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及时做作业,只是学习基础弱、养成了一系列不良习惯就是改不了。这些,对于老师们的正常教育教学,班级健康发展及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成长起着严重破坏作用。
二、问题的归因分析
1、理论的来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具有多元智能和不同的发展潜质。当我们用分数去衡量学生时,学生自然有好差之分;当我们用爱去赏识学生时,其实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很优秀。后进生绝大多数心地善良、秉性不差,聪慧,动手能力强,如果学校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发展的机会,建构了一种后进生可选择的教育以适应他们的潜质、学习方式和发展需求,他们就不会产生不良的趋向和行为。皮亚杰等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合作学习、情境学习要求学生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支持、协作,后进生的一点点闪光点能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同感,他们就有可能把个体的“自我”与班集体的“自我”统一起来,形成“我的班级意识”,处处以自己的行动来维护这一“我的班级”形象,个体的情感、价值、行为将归属于班级。
2、同行意见
老班主任们深有感触,后进生比例多的班集体,难以形成班级凝聚力,纪律难以保证,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易成散沙。
3、调查
班级分4个小组。通过调查、家访、谈话,发现:以某一小组为例, 14人中,单亲家庭7人,父母外出打工学生自己自立门户或寄住老人处者3人,父母为生计早出晚归,孩子睁开眼看不见家长,晚上要睡觉时才见家长面的2人。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低,道德修养差,教育孩子粗暴,满足于孩子的物质需求,缺乏与孩子的沟通;造成孩子自卑、缺乏自信、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或者粗野、个性极强,道德认知程度极低;学习无自主性导致学习成绩差,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蔑视,感觉无前途、无意义,对任何事都没了兴趣,行为出现偏差。
三、措施与行动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又是在不同条件中发展的人。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把每一位班级成员置于班级生活的主体位置上,满足着不同的发展需求。
(一)协商的方式确立班级文化价值导向
实录:当上课铃声再响起时,学生们陆续回到座位上,我也与学生一样坐在座位上。我是坐在最后一个座位。讲台上空无一人,静静的、静静的,已经坐好的学生们开始左顾右盼,向门口张望,向后望望,发现我的学生又坐好了;没寻到我的学生又继续张望,直到想明白好动的同学为什么坐好,才定定神不动了。静静的、静静的,又过2---3分钟,我仍没动。静坐的学生,慢慢地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却似乎又下意识地觉着将要有什么事情发生。(班主任工作 )这时,我平静的声音从后面响起:“这几天,同学们看到了老师在调查着一件事----课堂纪律,很多同学反映有一批人上课愿说点闲话,做一些小动作,搅的课堂乱哄哄。调查中,我感受着大多同学的正义,也想感谢为班级忠心耿耿真实反映一件件事情的人。”我提高了声音:“今天,我不想提昨天、前天或以前,就想提上一节课。”我迅速降低语气,缓缓说道:“你认为上节课,课堂上什么人、什么事影响了你?若你觉得以后你要在很好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请到前面谈谈。”静静的,静静的,突然有人站起来向后面望了一眼,向前走去,是于海军,他笑一笑,慢吞吞地说:“我看见陈扬和同桌郭玉莹发笑,俩人接着唠嗑了,影响了老师上课,我觉得不对。”说完,慢慢的回座了。我忙看陈扬和同桌郭玉莹,陈扬脸红了。陈扬低着头,用余光向两边扫了又扫,慢慢站起来,起身走到讲台,说:“后面的李京镇总拨弄我,……
反思:我与学生都在座位上,心态上给学生创设无人为压力、平等的环境——暗示要解决的是我们自己应该解决的事,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他们同龄人之间的思想撞击中定位、用他们自己的思考确立适于自己与他人的行为道德、人生价值观;运用初中生的从众心理,让学生在交流中矫正不利于集体的品行,不是没能防患于未然,而是允许学生犯错误,让每一位学生确实感受到这个错误给自己、他人、对集体的危害,才能全身心认同接受制定的规则,确立“我的班级意识”让没一位学生都形成班级的归属感。我只做了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在与学生无形的协商中确立班级文化的价值导向。我想,尊重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班集体文化建设中来,引领学生追求心灵的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发现班级精神的榜样,把握班级文化常模
在过去的班级里,我的学生一直都处于不重要的位置,都没有在班级取得重要地位,当然也很少可能做班级干部,因此,进入初中后当上干部会有意外的满足,做不上班级干部也不会太失落。社会心理学者的研究表明,班级文化常模是班级中强有力的人影响的结果。如何发现班级精神的榜样?我心中想“何不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多变、表现欲和自我意识的心理,把班级分为两个小班,实施“班中班”小班化管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班级。说干就干。第二天,召开班会,说出了我的方案,同学们很好奇,多数学生赞同。我很中肯地与同学们说道:班级是我们自己的,是你的,他的、我的。每一个人无论过去成绩、品行如何,从今天开始只要对班级有爱心,愿意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你对班级的火热、忠诚的心都有资格竞选班干部。一石激起千重浪,几个后进生竟胆怯地到我跟前又验证了他听的没错。在学生初步准备的前提下,我又安排了一节课对报名竞选班干部的近20名选手一一进行了培训,从语言的组织、语音、手势及表情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们第一次有了舞台感、重视感。没报名的很眼热,向我打听还有没有其他职位,当我告诉他们小组长、课代表等职位时,你猜他们有多开心!培训中我心里一阵阵难受,发现班长、团支书职位空缺。这是多么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多么想让老师认可、同学欣赏而表现,却又多么自卑、不自信!第二天,我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道:过去有的同学因为多种因素的干扰学习成绩收获不大,现在很后悔。我看到了你的悔悟、感受到你对新的班级的信心。感谢你!这样的同学定会给班级、给老师、给家长、给自己一个惊喜!我希望,这样的同学能以更高的表准要求自己,率领班级引领初一学年!第三天,班级专人摄影,把严肃、真诚、火热的画面,激动的声音、羞涩而执着表情,还有点生疏的动作定格在班级历史性的瞬间。选出了班干部,包括小组长和课代表。最后一数,两小班的班干部人数加在一起占全班人数60%多。要求每个班干部首先管好自己,然后再管他人。班干部们工作热情很高,也很约束自己。同时又把班级的每一扇窗户、每一扇门、窗台承包到人,明确承包责任制,签署承包合同。在两小班之间、在学生之间开展了纪律、卫生和学习等方面的竞赛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学生们由好奇、参与到争个高低,渐渐体察到自己的变化,集体的变化。活动方法的新奇,教育过程的细化,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着润雨的洗礼、发生着变化,让学生感悟、体验和评判自己的苦恼、自己的不足、自己的失败、自己的进步、自己的快乐和自己的成长,实践着对自我的教育。我精心设计和实施每一次的教育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期望、有所提高、有所思考,涌现出几个方面践行并忠诚班级制度的“领袖”式人物,其中就有一位是小团体中的“领导”。为了短时间内进一步确立威信,扩大“领袖”式人物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加大影响力,我请求几位课任老师专门为他们写表扬卡片在班级朗读,并隆重地授予“感动班级奖”。超越奖**同学:你是一位真正的有志者!学年第十一名,你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学年前十名,已不在是5班人遥远的梦,……
科学的评价能激励和鼓舞学生进取。
四、评估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多数后进生的行为作为班级文化的外化,积极、向上,思进取,从后进生外化的行为中能感受到积极健康思想的内化而阳光、利群、幸福的归属感,为班级而学习。班级发展的团员中,第一批有2人是学困生,第二批有一人是行为困难生。有4名后进生获得进步奖,3名后进生获体育明星奖,1名获舞蹈创编奖……。班级成绩明显提高,个别学生进入学年前15名,消灭了学年后15名,班级劣差率学年最低!我在学生们的转变中体悟到:班主任是给学生提供最优发展空间的人,是激励、挖掘学生潜能的人,他未必能够让每个人都会有优秀的人生,但能够做到使每个人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
五、反思
1、巩固班级文化常模,继续以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建设班级文化环境。
2、后进生的发展有反弹现象。需要家长的配合,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方法;及时与后进生谈话,订计划;科学评价。
3、班主任的爱心永恒,这是一个不拘一格的新时代。要坚信,成功没有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每一朵云都能点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