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
亲切的表扬胜过权威的批评
学生特征:
小A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孩子,性格倔强,易发脾气。
在初一时,就发现他不诚实,遇到错误常以各种理由推拖、找借口。到了初二,又因家庭原因,只与爸爸一起生活。由于家庭因素——缺失母爱,让他受到很大的打击。平时对学习就有些厌倦的他,对生活和学习都处于低下的情绪状态。在学校的纪律表现也是处于控制状态。
案例: 本学期是初三了,同学们要有毕业班的样子。可小A在上课时常趴在桌上睡觉、玩手机、与同学开玩笑,学习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当这些不良习惯成了老师纠正的对象时,他却认为老师找茬。我观察了他每天的在校表现,然后留他到办公室。他无奈的拖着身子,反感地说“什么事?说吧”然后我把他的在校表现跟他回忆了一下,并指出存在的不良习惯,希望他能明白自己存在的缺点,给予改正。结果他回了句“又不是我一个人有这些毛病,为什么要我改?”然后我分析了存在这些不良习惯对他以后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老师的种种分析他却是不耐烦的回应“你跟我爸说吧!”当我再次分析他存在的缺点及这些缺点的不好影响时,他更加不耐烦了,二话不说直接走出办公室,远远地丢下一句话:“大不了,我不念了,有什么了不起!”让我感觉到老师越是指正他的缺点,他的叛逆性就越强,就像一个皮球一样,你拍得越重,他弹得就越高。这时候,让我体会到,要想改变这个学生的思想,确定他的学习目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过后我多次联系了家长,了解了他的近况,因为家庭的原因,他的心情处于低谷。家长说这么小的孩子在社会上又不能参与工作,希望他能在这学校磨练一下再出去。家长的话让我确确实实懂得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的思想,他的行为有待我们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家里,幸好他有个好爸爸,在每次遇到问题时,爸爸总能忍住发火,冷静心态后与儿子长谈,进行教育。在学校我多次找他交谈,给他看对他有帮助的书籍。让他从书中的案例中体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小A的小平头让人看起来精神,于是在仪容仪表检查时,将他作为同学们的榜样,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说他是个阳光男孩,那时我觉察到他的开心。这次表扬之后,他开始愿意与我说话,在犯错误时,愿意接受我的批评指正,甚至会主动找我,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也许表扬一个人更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至少在他身上可以行的通。一个多月的谈心,不时的表扬与鼓励,功夫不付有心人,他终于把我当作一个朋友交谈。在长期家校的很好配合下,我们明显看到了该生的进步。
一天班长向我汇报:“上节化学课有4人没来上课,老师算他们旷课。”这个消息让我震惊!初一、初二时也偶有发生过类似的逃课现象,但经过教育,我们班已经许久没人犯这种严重的错误了,难道又有什么新情况?凭借教育经验,我没有先批评,而是向他们先了解情况。(
班主任 )经了解调查,他们因下课去食堂买矿泉水而迟到,进入教室时,老师问为什么迟到?第一位进班的同学没听清楚,转头走出教室,后面跟着的三位也不知什么情况,以为老师不让进,就一起躲到教室外的走廊上。之后通过教育,是小A带头认识了因口渴买水而迟到的错误,愿意接受班规的处罚。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时,班上一位同学与他开玩笑,在他喝水时,用力碰了一下他的手,水顺势流进他的衣服,湿透了。这可是冬季呀!他顿时火冒三丈。在以前,他一定立马还手把对方打一顿。可这次,他先到办公室找我,因当天我外出开会,找不到我之后,他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告诉了情况,爸爸让他不用着急,马上带衣服来学校让他换上。第二天,他并没有向告状,因为他认为这是同学间的开玩笑,也不是故意的,早已原谅了那位同学。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又在班上好好表扬了他,表扬他的控制力提高了,让同学们学习他的为人处事。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中学时期正是青春发育期,这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从幼稚变为成熟(生理上、心理上和道德面貌上的成熟)的一段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他们正在竭力摆脱童年时期的幼稚状态,向成人过渡,要求像大人那样行事;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还不成熟,并没有完全具备成年人心理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和能力。初中生在面对来自身体变化、社会环境变化以及社会角色变化的挑战时,青少年的内心生活可以说是充满矛盾和冲突,处于一种非常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中。他们的独立性,自控性与领悟性比较差,要想让他们对学习,生活有正确的认识方向确实是个艰巨的任务。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准确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成了当前班主任工作的必要任务。这个学生的案例告诉我们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期待得到老师的信赖与赞扬,教师在学生教育中应循循善诱,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赞许,多一些肯定,才能更加亲近学生,亲切的表扬大大超过了老师权威性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