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闪光点让“后进生”焕发光彩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中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
”我们都知道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用的最多的是表扬,但仅有赏识是不够的,我们要教给孩子如何有效的学习。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还谈到关于获取知识的途径及方法。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转变“后进生”就是为其补课,提高成绩,我们应该知道,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这使我想到我们的一名学生小A,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家长的学历很高,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松散,孩子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作为班主任,又是主课老师的我,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感到十分头疼。但是转念一想:既然他已经成为我们班级的一员,我就应该平等地对待他,尽可能地帮助他进步。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似乎总是游离在班级同学之外。不管什么课总是感觉与他无关,有一次活动课上,同学们做游戏、打篮球,玩得不亦乐乎。他却手插口袋,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始终不加入任何一组。对他仍存有陌生感的同学们,也没有招呼他一起活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活动,他摇摇头说不会。我又说,如果有自己喜欢的运动,可以试着玩。他没有吭声,羞涩地走开了。不过到了第二周活动课上,我看到他带了个空竹,独自在操场的角落玩。我立刻走上前去对他说:“孩子空竹玩得真不错,老师可不会玩呢。”听到我的话,同学们好奇地围了过来,有几个孩子很羡慕地让他教他们玩。我看到小A的眼睛亮亮的,脸上的笑容很可爱。就是这一点燃起了他的兴趣,现在我们已升入四年级了。如今的他,在活动课上会加入大家的队伍,平时也能按时完成基础的作业,即使生病休息,也会及时补上缺漏的作业。他的成绩也明显提高了。我认为他能快乐地在这个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要把“因材施教”真正实行起来。这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一根尺子量所有学生的“一刀切”的做法,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就像小A这样找到他的闪光点,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度量,把他们各自的优势都给凸现出来,这对学生也是一个激励和促进。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再施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对有特长的学生不是劝其放弃,而是因势利导,让其正常发展。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为什么不能容忍学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呢?
我相信我们能这样因材施教,那么,“后进生”不仅不会存在,而且都会学有所成。真是这样:教师要学会降低自己的身分。对待后进生,不仅要平等,要尊重他们,还要学会放降低自己的身分。只有与学生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跟你交心,并且按你的意愿去做事。谁都不喜欢高高在上,妄自尊大的人。哪怕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们。让我们更加平和的对待后进生吧,努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的闪光点去照耀他,让他有信心、更加努力的去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