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教育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被教育的对象更具时代化,特殊化,复杂化,这就使得班主任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要当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迎接新的挑战,把握新的教育形势下时代脉搏,思索管理班级和学生新的方法与技巧。下面我谈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四用心理”:一、用热心爱心去赢得学生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全身心要爱上这份工作,选择这平凡的三尺讲坛,就得安于平凡,耐得繁杂,执着辛苦,乐于奉献。“衣带渐宽终不悔”,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献给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用百般的热忱,千般的耐心,万般的理解,与家长成亲友,加强沟通和协作,与学生成朋友,学习上严格要求,细心指导,与科任老师成学友,相互鼓励和支持,共同探索和进步,营造出有新意、有真意、有情意的班级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团队中,强健体魄,愉快学习,积极进取。和谐而又温馨的班集体,能够凝聚人心,赢得学生。
在班主任和学生的交流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是一个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过程,当理解达到认同,信任得以证实,就能造就学生的成功。当情感隔阻,闪光点被遮掩,个性被遏制,就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诚然,用热忱去编织青春的梦,用爱心去融化冰雪使之汇成大川激流飞速向前,是班主任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二、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老师不但在于本人有一颗诚挚的爱心,而且能善于运用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具体在工作中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孩子用特有的目光,注视着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们眼中,老师的言行、举止、微笑、风度都十分美妙的。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就要求在评价学生的言语中,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我们必须把好语言这个关口。特别要注意:表扬不能失实、超限;批评不能贬斥、刺伤。要很好的掌握分寸。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直观性等。
2、立守信,重正身。所谓守信,就是老老实实,不欺骗人,这是班主任道德教育的基础。作为班主任,应该时时处处表里如一、言行不二,做学生心目中最为诚实可信的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试想:一个上课迟到,学生作业不及时批改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见难不帮,见坏事不制止的教师又如何教出救困济贫、助弱斗凶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胜有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楷模,事事是学生的榜样。
3、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而有实力才会有魅力,”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一个出色的班主任从表明上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他们非常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提高,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腹有诗书语自发”,“厚积薄发”,每一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生活中,应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专着、教学案例、名人传记、名篇美文,并且注重反思和总结,联系实际,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所以在教学中能够随手拈来,出口成章,得心应手,而学生在接受批评教育和指导时,也会为老师的实力所震撼,为老师的魅力所折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平时,经常看见学生就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围在我们班主任的身边。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那种亲切感,是别人无法享受的。这么多的孩子崇拜你,亲近你,信任你,这才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大肯定,这才是对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印证。
三、用聪明才智去诱导学生
在当今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看到许多老师在抱怨学生的素质是如何之差,学生是如何与自己“横眉冷对”,师生关系甚至演变成一种对立关系,的确不可否认。难道是生源质量决定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吗?其实不然,我认为是班主任老师如何善于用自己手中现有的“料”,合理出牌。我个人的感受就是“诱导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前奏序幕,这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句话曾经这样说过“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确,我们细心去看看,我们周围的学生无论是优是劣,都有其特长和闪光点,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不过我们平时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关注得实在太少,他们的特长不光是我们没发现,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一无所长,既然一无所是,那就干脆破罐子破摔,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不妨回首望望一些学校为高校输送的人才中不难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特长生,他们进校成绩普遍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正是在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他们扬长避短,最终既为学校争了光,也圆了自身的大学梦。因此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眼睛要亮一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认识了学生的“长”与“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二部曲是高潮叠起,班主任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西方的一位哲人曾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班主任在考察引导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的个性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部曲是尾声余音,就是要求班主任应做到多点开花,即在方法上灵活多变,并能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指导。如在学习中可以给学生讲述传授自己当年的学习心得方法,让孩子们走出一条学习上的最佳捷径,用自己当年求学的一些生活经历让孩子们作为人生的借鉴引导。班主任应具备成为孩子们人生旅途中最明亮的灯塔。要在别人甚至学生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满怀信心和希望,努力去发现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才能,给予明确、肯定和诱导,恢复他们的自信,努力创造出几乎连他们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绩,这就是班主任最大的收获,最大幸福,最大的价值!
四、用学生的心去理解和教育学生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志或许都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理解我的学生吗?我的学生能理解我吗?也有可能我们曾经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我们没有把这个问题带到教育活动中去。随着时光的流逝,面对着新时代的学生,无法把握学生需要什么、思考的是什么……,自己显得有些有心无力。其实我们缺少的是与学生真诚的沟通,需要的是用心去理解我们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建立一中新时期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教育家曾十分重视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战国时期的荀况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学生可以后来居上,超过老师;唐代的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使师生双方的发展都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失去师生关系的相长意义,失去教育的真实内涵。教育如同一架天平,要让天平平衡,那么两头都要有一样的重量,在你心中,你认为学生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是平等的,人性唯贵。我们在进行工作时,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看待,要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用当事人的眼睛去看,用当事人的耳朵去听,用当事人的心去体会,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把师生关系看成是简单的管理和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为学生所接受。这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在做犯错误学生的处理工作时一定要善用“换位思考法”对学生教育。处理时不仅要从大局出发,还要面面俱到;既要从个人与集体考虑,也要从现在和以后考虑;既要从教师与学生方面考虑,也要从家长与孩子方面考虑。这种考虑不是固定的,乃是动态的,角色和立场是互相转换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快最清楚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回“亲其师,信起道”,师生才回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我相信,在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只要我们时时用心去揣摩,用心去研究,用心去挖掘,用心去实践,就会发现方法在眼前,技巧在身边,艺术在心中,成功在脚下。